close

在今年三月初,本人有幸的代表嘉中出席了台灣人權促進會在嘉義辦的一場講座會,其中認識了來自中正大學的管中祥教授,對教授的那堂演講印象頗為深刻,故此篇就由這樣的緣分而生成!

       

    我們時常在媒體上看到各種新聞,包羅萬象,但是你確定你看到的新聞就是真相嗎?

那可不一定,記得教授用了一篇新聞做例子,又是精神病犯惹的禍?縱火犯不一定就是精神病犯,為何會說成又是精神病犯惹的禍呢?很多字眼,往往我們不以為意,卻總在無意之間傷害了許多人,像是七年級生,並非所有的七年級生舉止都會向那篇新聞所說,但為何要冠上七年級生這個名堂呢?又如身心障礙者,並非所有身心障礙者都如媒體上所報導的那樣不方便,很多輕度障礙者生活其實跟一般人差不多,為何把他們塑造成另一種族群?這樣把族群無限的分割,對社會究竟有多少的好處?為何他們又得接受這樣的分割呢?

 

    我以我自身為例,我本身是輕度的肢體障礙者,平常生活倒是跟一般人沒什麼兩樣,只是不能跑、跳、快走,有時候發病時可能需要柺杖、輪椅等等。但是認識我的人你一開始看的出我是障礙者嗎?我想很難吧!就我自己的感覺來說,我平常真的就像是一般人一樣,我不說,也不會有人知道,但自從我說了之後,很多人用不一樣的眼神看我,這不知是我自己的錯覺還是就是這樣,有真的變得比較關心我的人,也有那些懷疑我本身發病的真假的人,我明白自從我說了之後,就不是正常人了!命名=標籤化,這我親自體驗過了!真的感覺很不一樣!

 

    也許你認為不這樣,有些需要幫助的人,怎會知道他的情況,但為何一定要用一個名詞去限定他,老人、遊民、身心障礙者、外籍勞工、外籍配偶、七年級生、草莓族……等,為何要這樣的限制住他們,把他們分割成這種不一樣的次文化,社會是需要融合的,但我怎麼看現在都是愈來愈分離,每個弱勢團體是愈來愈被孤立出來,反而沒有真正融入主流的社會群之中,我們都把弱勢族群視為危險、威脅嗎?對很多人來說,也許不然吧!那都是無心的表現吧!

 

    要解決這樣的方法,教授舉出了幾種例子,去對抗媒體、成立公共媒體、弱勢發聲不要恨媒體,自己當媒體、有話就是要說出來,以一篇街友們自己拍攝的新聞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家有空可以上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或是youtube去查詢街友的心聲,讓我們自己做起,盡量去減少那些字眼,讓這些看似微弱的傷害,慢慢的消失在媒體上頭!

 

資料來源:

 

管中祥教授2011/03/06下午演講本人的手抄筆記

 

管中祥教授指導的公民影音資料庫

(/鄭福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reedomsky100 的頭像
    freedomsky100

    赤翼青少年在地組織

    freedomsky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