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典範──芬蘭
在論台灣自身的資優班制度前,先提出個他國的例子讓大家作為參考。
芬蘭,世界公認教育制度最臻完善的國家,只有五百三十萬人,國土是台灣的十倍大,學校不設資優班、也沒有後段班,上課時數全世界最少,課後複習時數也最低,但是芬蘭在國際教育評量中排名總是名列前茅,更是全世界學生成績落差最小的國家。
「芬蘭學生可以在比較適合自己的組別中,讓老師給予不同的關注,在學期中視學習程度可隨時轉組。到學期終了,依據學生所參加的組別來評比,而不是全體以同一方式和標準來衡量,所有的評估與考試都是為了讓學生瞭解自己對於這門科目的理解程度,知道從哪裡去改進學習。」
在芬蘭的教育制度中,我們看不見學生們面臨繁重課業籠罩的龐大壓力,更沒有以升學、分數為導向的心態,只有對人性量身訂做的關懷,以及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期待。
台灣的「資優教育」
然而,在與芬蘭大環境差異頗大的台灣,同一套制度的能否實行,一直是一大問號。是否終有一日,我們的教育能達到芬蘭一般,不求躁進、不講形式、不做比較性的較勁、不凸顯資賦優異的學生,我想,可能性不高。因此,如何在現有的資優班制度下,盡可能的將教育「人本化」、「平等化」,即是身為高中生的我們,可以花些時間,好好思考的議題。
當被標示為「資優」的學生,集中式的接受所謂的「資優教育」,或許某方面能達到「適性教育」的效果:對特定領域有所熱忱、興趣、甚至堅持的一群學生,能夠齊聚一堂,就彼此有所鑽研的部分相互交流、彼此切磋,再加以特定領域的加強教學,於一定程度上必定能達到啟發智能抑或優勢能力的成效,進而培養出足以對社會大眾做出奉獻、解決國家所面臨之危機的佼佼者。
但是,隨著現實面考量的納入,部分資優班制度轉變成以升學為導向的型態。事實上,如是現象非但僅出現在於資優班上,更是台灣教育制度的整體問題。分數上些許的差距,在我們教育制度下的孩子眼哩,不斷被放大、再放大,造成同儕間可能的不公平較勁,甚至對學童的身心產生必然的傷害。而這些分數排名的問題,在所謂「資優班」中,更是備為重視,進而造成原先對特定領域有所天賦或熱忱的資優生,部分一味的汲汲營營於分數排名上的追求,為了應付考試而反覆訓練,卻失去了原先對知識本身的渴求,終而養成「被動」的學習態度。如此一來,資優班不但沒有達到啟發資優生專才的效果,反而扼殺了他們起先存在於自身本質的熱情,而無法「快樂」的學習。
畢竟,學習本身應該是快樂的,習得一種知識、技術、理論之際,該有一種「認識的喜悅」油然而生。倘若我們的教育制度普遍的降低了這種面對知識的喜悅,更為強調競爭的資優班制度下的學生對於學習的喜悅是否終將灰飛煙滅?
資優生的壓力
再者,我欲在此簡略的談論所謂資優生與一般生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首先,資優班制度下的孩子不應遭受大眾的負向標記。一旦資優班被視為資源絕對充足的班級,班內的學生所背負的各方期待也就愈來愈大,同時,所面臨的輿論壓力實則上,也並不小。
因此,我們是否也應該靜下心來,問問自己:資優班所擁有的資源是否與其所背負的沉重壓力成正比?而又是不是每位資優班中的孩子都希望或者願意成為別人眼中所謂的「資優生」?
資優班制度如果必須存在,那我們的教育制度必定要先清清楚楚界定「何謂資優」、「哪方面資優」,進而適性的去提升整班的「優勢能 力」,而又不去忽略他們的「一般能力」。倘若大眾對資優的定義依舊侷限於智育的範疇,抑或升學評比、分數的高低,那麼資優班制度下的孩子將持續存在於一大部分他人所給予的過多期待與壓力下,以及另一部分他人的不認同標誌下。
對未來的憧憬
當然,回到教育的本質,平等該是教育的基本態度,不同的社會需要不同的人才,互相平等看待,互相認同,彼此扶助,如芬蘭一般,國家才會進步,才能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事實上,就目前台灣的大環境而言,我們的資優制度短時間依舊會存在,資優班的問題當然也難以避免。然而,或許,我們能以芬蘭為借鑑,善加鼓勵、運用資質優異的學生來幫助一般或落後的學生,不但能使資優生瞭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更不會影響資優生的學習,反而有助於群體社會的平等發展。如此一來,良好的學習風氣將能逐漸擴張,而所謂「資優班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也會日漸降低。畢竟,或許是尚未發掘,或許是呈現於不同面向,我相信,每位孩子都能是資優的……
留言列表